目前國內歌舞廳所使用的專業音響,多數為進口設備,應該說可靠性較高。主要問題是操作者專業素質不齊,真正配備合格調音師的單位很少。所以,經常出現因操作不當造成音響效果不佳,甚至導致設備損壞。本文針對中、小型歌舞廳音響設備操作要點進行解說,可做為制訂操作規程的參考。另外,在中小型歌舞廳由於話筒聲回饋造成的自激嘯叫現象,是常見的令使用者頭疼的問題,因為經常出現嘯叫會令賓客掃興,音響效果無從談起,嚴重者會造成設備損壞。所以,自激嘯叫現像是歌舞廳音響使用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分別敘述。

  一、音響設備開、關機順序  應按由前到後順序開機,即由音源設備(CD機、LD機、DVD機、答錄機、錄影機)、音頻處理設備(壓限器、激勵器、效果器、分頻器、等化器等)到音頻功率放大器到電視機、投影機、監視器。關機時順序相反,應先關功放。這樣操作可以防止開、關機對設備的衝擊,防止燒毀功放和揚聲器。

  二、演唱前的準備——調試
  1.功放的音量控制電位元器一律調到最大位置;調音臺上伴奏音樂和話筒分路推子應置於0dB;調音臺上各分路GAIN輸入增益均放在已調好的位置;調音台總音量推子先置於最小位置(下端);調音台音質補償旋鈕均放在中間位置。
  2.試驗伴奏通道,也就是說,用CD盤或LD盤放歌曲音樂、將調音台急彥跳子峻饅眺土,境到—6dB附近,此時歌聲和伴奏音樂大致是正常工作時的音量;但要注意音量要適度悅耳,響度過大易使人疲勞和難以忍受。調音員應到廳內不同位置聆聽效果。如身歷聲音像、樂曲音質等。所放的曲目應是自已熟悉的曲子,可反復調整音量(調分路GAIN增益)和分路音質補償,直到音效滿意為止。對音樂效果的要求應是有力度、有美感,高音不能刺耳,低音不能混濁,要求歌聲清楚,如女聲的齒音清晰可聞.但不可過重。分路推子置於0dB,總音量推子置於0dB,調節分路GAIN輸入增益鈕使AU表指示0dB左右,此時系統達到額定輸出功率。但正常工作時,總音量推子—般調在—6dB或—10dB以下,小於額定輸出功率。
  3.試驗話筒通道。一般來說,至少要準備兩個話筒通道。先試話筒靈敏度和動態性能,然後加上混響和伴奏音樂唱歌,歌聲經過混響處理,應該比原歌聲音色更加圓潤、豐滿和有層次,富有現場感。話筒音量的調節:分路推子置於0dB,話筒音量調整分路GAIN輸入增益鈕,以分路峰值電平指示燈偶爾閃亮為好,總輸出功率的計量靠AU表指示。
  4.對小樂隊進行試音調整,即要對各種樂器的話筒抬音和電信號進行試音,根據樂曲風格進行音響比例平衡。

  5.視頻圖像的調整,即投影機和彩電應通過調整其亮度、對比度、色飽和度等旋鈕使其圖像清晰、色彩豔麗。音響員應能熟練地使用影碟機和點歌器,熟悉點歌單上的盤位。注意在正式演唱時,應按影碟機上的D/A鍵。消掉原唱歌聲。

  三、音頻處理設備的調整  1.房間等化器。房間等化器有兩個作用,一是調節音質,彌補廳內混響時間造成的頻響不平衡;另—個重要作用是壓低某一頻段,抑制聲回饋造成的嘯叫聲。房間等化器平時所應保持音響工程調試時調定的位置。

  2.壓限器。在音響工程中壓限器也是重要設備,其作用:一是壓縮或限制節目的動態範圍,防止超載或失真,對功放和揚聲器具有保護作用;另一重要作用是提高節目響度(這可以靠聽覺明顯得感受到)。
  壓限器的調整資料如下:
  (1)雜訊門GATE:指示燈亮時雜訊門關閉,聲音小。起到靜噪作用。當輸入信號降落到門限電平時即開始關閉,雜訊門一般置於0PEN到—20dB之間。
  (2)壓縮門限電平THRESHOLD:決定開始壓縮的電平,一般置於-10到0dB,開始壓縮時增益減小,GAIN REDUOTION(dB)指示燈開始亮。
  壓縮比RATT0:置於2:1;
  動作時間ATTACK:置於10ms;
  釋放時間RELEASE:置於O.3s。

  3.混響器。目前廣泛使用數位混響器。這類機器內部固化了許多不同的混響效果以供選擇。調音員應對所使用的混響器的各種混響效果逐個試唱試聽,記錄可以使用的程式,在調音時可隨時用機中鍵盤調出使用。

  四、調音要點(以操作調音台為主)  1.歌廳調音員工作在控制室內,調音時應使用監聽監聽音箱和監聽耳機,分別監聽主通道和返聽通道。調音員應熟知監聽音和現場音的關係,音質調整很大程度上依靠個人的聽覺。

  2.使用壓限器和激勵器以增加聲音的響度和美感。激勵器的調整主要靠聽覺,應按設備使用說明書將聲音調得豐滿悅耳。
  3.用混響美化歌聲。對非專業歌唱者應適當加重混響,以掩蓋噪音和發聲中的缺陷。

  4.音量小時注意提升低頻和高頻;音量大時適當提升中頻,以增強聲音的明亮度。

  5.調音以歌聲為主。當歌聲出現之前,把伴奏漸漸壓低下來,以突出歌聲。低頻應衰減3—5dB,高頻7kHz以上的應衰減3dB,中低頻200Hz附近提升可加大力度,2—4kHz提升3-6dB可以明顯感到歌聲明亮。對迪斯可或搖滾樂則要注意較大幅度地提升低頻(40—100Hz)和高頻(7—20KHz)。
  6.提升低音時切不可猛旋補償鈕,以免因功率輸出過大而損壞功放和揚聲器。對等化器的低頻調節同樣如此要求。
  7.如果發生聲聲回饋嘯叫聲,應迅速將謂音台總音量推子下拉以去掉嘯叫聲,找出原因後再逐步推上。

  8.主通道發生故障不能放送時,可將返聽音箱的旋轉角度臨時代替主通道,使演唱得以繼續進行。供演唱用的話筒,應有備份,當話筒無聲時可用備份替代。影碟機也應有備份,當影碟機發生故障時可用備份替代。

  五、聲回饋(嘯叫聲)的抑制  1.話筒聲回饋造成的自激嘯叫聲是歌廳和卡拉0K廳的常見現象,由於存在聲回饋,一般擴音系統增益都不能很大。發生聲回饋嘯叫的原因是:  (1)話筒距音箱太近,話筒正向指向音箱;
  (2)調音臺上混響調節過大;
  (3)話筒音量調節過大;
  (4)沒有接通壓限器;
  (5)廳內聲學設計缺陷。

  2.針對以上原因可採取以下措施:
  (1)為演唱者的活動舞臺限定一個大致的範圍,在此範圍內不應發生嘯叫聲。也就是說,演唱者不應太靠近主音箱,主音箱應對稱於舞臺兩側;演唱者的站位不應使話筒正向指向音箱。
  (2)歌廳的舞臺應進行聲學處理,牆面和兩側應裝吸音材料。
  (3)接通壓限器,其壓縮比應設置為<=2:1,動作時間為10ms,釋放時間為0.3s.
  (4)調音臺上的混響調節和音量不要開得過大。
  (5)以上措施不能奏效時,可通過調節等化器,對易產生嘯叫的頻率加以衰減。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將等化器各頻點位置先做好記錄;然後,示範演。加大音量(用調音台總推子調節),到系統剛好產生自激的位置,將等化器上的調節鈕從低頻開始逐個下調,能夠有效消除自激嘯叫的頻點,根據經驗一般只有一個自激諧振頻率(如250Hz),此頻率附近可下拉3—5dB,其餘頻點仍應保持原先記錄的位置。
  此方法可有效地抑制聲回饋,但卻不能兼顧音樂效果。通過調節可使擴音增益有5—6dB的穩定裕量,這是系統穩定工作所必需的。
  (6)如果以上措施仍不能奏效,可考慮加裝聲回饋抑制器,例如,移頻器可有效地克服聲回饋,使擴音增益獲得5—6加以上的穩定裕量


 
調音技巧入門
  不少音響師、調音師面對琳琅滿目的音響設備時,往往感到難於操作。現向讀者介紹一些調音操作技巧。

人耳對音色的感覺是比較靈敏的,它能直接判別聲音是否逼真。如果對音色處理不好,不但會使聲音單調,枯燥乏味,而且還人會使樂器或者演唱產生嚴重的失真,因此不可忽視音色處理的重要性。對於男聲來說,大多數人的聲音比較低沉,缺少高音,為提高演唱的清晰度,一般可對3kHz的頻率萬分進行補償;對於女聲來說,高音又顯得過多,聲音發“尖”,為使聲音宏亮,不至於太刺耳,一般可對400Hz頻率成分進行補償。

如何調節好混響時間
  混響通常決定了餘音的長短,對聲音的色彩和清晰度有直接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男低音演唱時,可將混響時間調得短一些,以提高聲音的清晰度;如果是女高音演唱時,可適當延長混響時間,以增加聲音的色彩。對於演唱場所來說,如果房間四周牆壁是由木板材料構成的,這時混響時間應調小一些,以免聲音模糊不清;反之,如果房間四周牆壁是由木板材料構成的,這時混響時間應調小一些,以名免聲音模糊不清;反之,如果房間掛有絨布窗簾等吸聲材料,這樣的房間應將混響時間調大一些,以免聲音乾澀。另外,現場觀眾與聽眾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觀眾的服裝也有很大的吸聲作用。因此,音響師、調音師可在1~2秒間選擇一個感覺適宜的混響時間。

如何調節好直達聲和混響聲分量的比例
  完全直達聲而無混響聲輸出,就不能起到改善和美化聲音的作用,因而通常只用於開會發言或朗誦的場合。適當地加大混響聲成分的比例,有利於模擬自然混響聲,使聲音豐滿動聽,可增加觀眾、只眾的現場立體感。完全混響聲而無直達聲分量輸出,則會使聲音產生“染色” 現象,造成嚴重失真,也就是說,像在浴室,澡堂裏聽到的聲音那樣含混不清,行內的人稱其為“浴室效應”。因此,在無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可將該旋鈕調在中間位置,即直達聲分量與混響聲分量比例為1:1,這樣,聲音不但不會產生失真,又會有一定的混響效果。

如何調節好話筒音量與伴奏音樂之間的比例   一首好聽的歌曲,應該是伴奏音樂占40%,演唱聲音占60%,如果演唱者音色不錯,可適當減小一些伴奏音樂的分量,以突出演唱者的歌聲;如果演唱者對這首歌由的旋律不很熟悉,容易唱走調,合不上拍,為了掩飾這些缺點,這時可適當加大一些伴奏音樂的分量。但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不要把話筒音量過分調大,更不能演唱音量大大高於伴奏音樂。結果顯得伴奏音太弱,大部分時間裏只聽到演唱者的聲音,好似一個人在那裏清唱,失去了卡拉OK的氣氛;但也不能讓伴奏音太強,伴音太強,又會“淹沒”演唱者的歌聲,聽上去好像只是一支樂隊在演奏樂曲,體會不出演唱者的情趣。

如何調節好伴奏音樂的音調   伴奏音樂是根據原唱者的聲調而調演奏的,它不可適應每一個演唱者的噪音條件,比如有的原唱者的音域比較高,有的原唱者演唱的音區比較低,為了能讓伴奏音樂照顧到每一個演唱者的噪音特性,音響師、調音師應對演唱者的聲音特性有靈敏的聽覺反應。演唱時,先把音調控制放在中間位置,既然不提升,也不下降。一曲開始,如果演唱者合得上調,那就不必去調節;反之,演唱者如感到低音區唱不下去,或者是高音區跟不上來,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傳送音調調節到演唱者適應的音區。

調音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操作過程,它需要調音者有很好的樂感與悟性,需要平時有較高的音樂修養,對現場要有靈敏的聽覺反應,這樣調出來的聲音才能被聽眾所接受。







以上內容為網路轉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 clou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