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市場天天都有10萬口單
可見市場人真的很多喔~~
盤也有100-200點的波動
要拿下30-50點應該滿簡單的~~
但每每都聽到很多人畢業嚕
所以操作的心態應該先建立好

要有公務員的心態喔~~一天2000元
一個月就有4-5萬喔~~~
工讀生一小時100*5就500
你只要賺500以上就比工讀生多了

所以有好心態就要先有工具

兩台電腦~或雙螢幕~~看盤跟下單
軟體~~一定要有觸價功能的或oco
資金小台5萬~~大台15-20萬
目標~~一天2000-3000元~小台
今天的單今天就要平掉喔
賠錢2000以上就停手~~~~
兩趟都不順也要停~~~~~
進場前先紙上模擬一個月
先熟悉你要運用的策略方法
進入市場先只做一口不做加碼單
半年後再做調整~~~
每天要列印檢討今天的操作方法~~~

建立倉位就馬上設立觸價停損單15-25點
每趟後就要忘記它賺或賠~~等待機會
進場點都要有理由根據~~沒來的點也不做單
來不及進場也不可以追單ㄛ~~會手忙腳亂的
停利點跟出場點可以用不同方式策略
如~~進場用趨勢法出場用1/2法
50點沒來30點也可~~10點也要拿下
開盤15分後再考慮~~尾盤15分不用再進場了

每天有盤可做~~不一定要天天做的
好的方法策略跟穩定的心態可以做一輩子喔~~~

熟悉好的方法就不要天天變來變去~~
自己決定輸贏不要讓市場來決定~~很辛苦
該出場就出場~~輸多少已經都設立好了
要停利就要停利出~~有賺就好了
策略有問題就要先停手重新再來~紙上模擬

股票賺再多躲不過崩盤也是全賠光
期指不作停損避不開大黑手灌壓也是賠光
所以~~股票在玩崩盤~避開才是贏家
        ~~期貨就重停損~沒停損一次畢業

與大家共勉~不懼~不悔~不貪


一點當沖小技巧
各位大大分享依點小技巧做當沖只要不貪心,將RSI五分線改成3和6,當3的線來到3.8買進只要不貪心每日有25點可賺,各位大大可參考


選擇權
其實期貨操作只要不貪心,選擇權關倉前小凹一把就能持盈保泰



簡單ㄉ戰法
如果發現.有長黑ㄉK線.隔日被吞噬.應是有心人士所為.是為買進訊號.如果又有碎形
.那更確定.買進訊號.


手掌五指向上    與 手掌5指向下    構成一個 碎  形



三關價

用在研判短線或當沖,可輕易找出其區間和支撐壓力。尤其在盤整行情,更不失為一極佳的判斷工具,
也是期貨投資人掌握盤勢的重要參考指標。

 壹、所謂三關價
  指上關、中關及下關的價格,其次日的三關價計算公式是:

*上關:今低+(今高-今低)乘以 1.382
*中關:(今高+今低)/2
*下關:今高-(今高-今低)乘以 1.382。

貳、基本應用法如何判斷明日指數區間

  若趨勢不變,明日區間也會與今日區間相同。如:
A日高點:4,020,當日收盤 3,924,低點是 3,910;
依前一個交易日算出當日
上關 4, 130,中關 4,056,下關3,982。
依計算公式則隔天,
上關 4,062,中關 3,965,下關 3, 882,
因 A日收盤低於當日下關價,預估 10/8 波幅區間將在 3,965至3,882 之間。
區間落點研判法:

(一)收盤在上關之上:
明日以中關以上觀察,高點不預設,但考慮實際波幅的應用,下關理論上不會出現。
(二)收盤在上關與中關之間:
明日以上關與中關間觀察,下關出現機率小。
(三)收盤在下關與中關之間:
明日以中關與下關間觀察,上關出現機率小。
(四)收盤在下關之下:
明日以中關以下觀察,低點不預設,但考慮實際波幅的應用,上關原則上不會出現。
參、多空交易策略擬定
(一)收盤在中關以上,屬強勢,多方為宜,中關以下視為弱勢,以空為主。
(二)未出現轉盤前,操作策略不變。
肆、進出法則:箱型操作,三關互為支撐與壓力,過為支撐,破則變為壓力。
(一)上,中,下關之間來回:上關賣,中關賣或買,下關買(逆勢操作)。
(二)突破上關,漲勢形成而追多。跌破下關,跌勢確認而追空。(順勢操作)
伍、關盤時操作策略
(一)開盤即過上關時:
    (1)關盤即過上關:
屬超強趨勢,此時必然亦超越昨高-全力作多。
(如此時實際波幅已大,不妨等拉回尋支撐順勢買進)
(2)若盤中跌到中關止跌,則中關視為第二買點,但此時多單應謹慎.
(3)盤中若跌破中關,則為轉盤,多單宜觀望。
(二)開盤價在上關與前一交易日高點之間時:
    (1)開盤開在上關與昨高間,屬強勢開盤,僅開過昨高,
雖以多單為主,但未突破上開前,可小試短空。
(2)若過上關可追多,停損設在上關或昨高之下。
(3)若盤中跌破昨高多單宜保守,可待價位跌到中關再次買進,設停損於中關之下。
(4)盤中跌破中關,則有轉盤意味,多單宜觀望。
(三):開盤開在昨高和中關間:盤堅格局,可多空雙向略為偏多。
(四):開盤開在昨低與中關間:盤軟格局,多空雙向略為偏空。
(五):開盤開在昨低與下關間:弱勢格局,空單為主,
多單在近下關時可小試,停損設於下關之下。
(六):開盤開在下關之下,極弱勢開盤可全力放空。
陸、盤中買賣策略
(一)買點:
(1)盤中攻過上關回檔至上關不破。
(2)上關一中關之間來回振盪。
在盤中回檔至中關止跌時,或攻破上關拉回不破時,皆可買進。
(3)中關-下關之間來回振盪。盤中回檔至下關止跌時可買進。
(二)賣點:
(1)在上關-中關之間振盪。
(2)攻過上關後又跌破可賣出。
(3)跌破中關且站不回。
(4)在中關-下關之間振盪,攻過中關後又跌破時可賣出。
(5)跌破下關又站不回。
柒、收盤研判
(一)收在上關之上:收盤強勢空單回補,多單可留,明日高點可期。
(二)收在上關與中關間:收盤偏強,空單不宜留,多單留倉與否,視成本價做考量。
(三)收在中關與下關間:收盤偏弱,多單宜平倉離場。空單視成本而考量留倉與否。
(四)收在下關之下:收盤弱勢,多單平倉,空單可留。明日仍有低點 。


林承諺 21歲擁千萬財 停損要像呼吸一樣自然
作者: 撰文:劉志明 | Money 錢

大學生只能打工或是當家教嗎?大學生只能賺時薪100元嗎? 79年次、目前仍就讀實踐大學財金系的林承諺,卻已在股海打滾數年,他只用了6年時間,就從10萬元的一小桶金起步,財富累積迄今已高達千萬元,6年獲利百倍的高速投資賺錢術,令人好奇。

用辛苦打工錢投資 要先學習如何不敗

原本家境小康的林承諺,15歲時人生丕變,父親經營的生意走下坡,母親得扛下家計。看到母親的辛苦,林承諺決定自己賺生活費,還希望將來可以養家,回饋母親。因此,國中畢業後,林承諺先到處打工。他特別喜歡到餐廳當服務生,除了賺2萬元薪水,更重要原因是可以省下午餐與晚餐錢。有空時還會去車站前拉小提琴,賺路人旅客的小費;或者爭取婚禮表演,每次賺個3千元演出費補貼家用。

這段期間,他發現打工的收入只有萬把元,根本賺不了多少錢,想賺「大錢」一定要學會投資,因此開始涉獵各類財經書籍,學習投資訣竅。關於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的書,他不知看了多少回。

別人看財經書,喜歡學習大師的成功投資方法,年紀還小的他卻喜歡找失敗的原因。他說:「打工非常辛苦,錢得來不易,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因此投資前要先想到『不敗』,以保住錢財,所以特別專注失敗的原因,只要避開失敗的因素,就會賺錢。」林承諺讀了40、50本財經相關書籍,最喜歡的是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以及闡述傑出投機客傑西.李佛摩事蹟的《股票作手回憶錄》,因為這2位都曾經投資失利破產,最後又重新賺回財富成為富豪。他特別專注研究他們失敗的原因以及反敗為勝的心法。

投機≠風險 贏面高時下大注

從2位大師的經歷,林承諺學習到致富的秘訣──投機。像科斯托蘭尼認為可以迅速致富的方法,除了透過帶來財富的婚姻、透過幸運的商業點子外,投機也是方法之一;而被譽為史上最傳奇的投機大師李佛摩也強調:「要賺錢就要投機。」

林承諺承認自己是窮人,想翻身,「投機」似乎是迅速致富的敲門磚。不過,當時他不免心存疑慮;「投機不就是風險的代名詞,如何避免風險呢?」後來才漸漸體悟,投機並不等於風險。

原來林承諺曾經毛遂自薦到寶來期貨「實習」,學習期貨的操作技巧,當時帶領實習生的主管邱先生推薦他們玩德州撲克牌,從中學習投資方法與心理學。簡單來說,當你手中拿到好牌時,當然下的賭注要增加,因為贏的機會提高,獲利也跟著提高;反之,如果拿到爛牌,絕對不要「賭運氣」,因為嬴的機會變小,要降低賭注,來控制損失。此時林承諺才體會到:原來投機要在「贏的機會提高時」加大投機,那麼勝率就會提高,獲利也會跟著增加。

停損要像呼吸般自然 才能確保資產平安

雖然年紀輕輕就接觸期貨這類高投機領域,但林承諺並沒有迷失,國中畢業後輟學1年的他,決定繼續升學,選擇念夜校,這樣才可以繼續打工賺錢、研究股票與期貨,而在他休學及念夜校的這段期間,他也存下了人生第一小桶金——10萬元。

2007年,股市經過前一年的盤整,開始走多頭,林承諺投資聯電(2303)、正文(4906)等公司,獲利約20~25%,期貨也賺了不少,10萬元本金在短短幾個月就翻倍,賺到20萬元。

嚐到甜頭後,他認為期貨比較好賺,因此專注在期貨操作上。沒想到之後經歷了大賺又大賠的過程,讓他體悟到另一件比「投機才能賺大錢」更重要的事—— 「停損」。他回憶,有一次碰到一個利空,一周就賠了10萬元,這10萬元是他打工1年辛苦存下來的。沒想到投資期貨停損的動作慢了點,賺到的錢又快速吐回去,自此之後,所有的投資他都嚴格執行停損。

林承諺表示,停損機制就像是保險 絲,當電流超出負荷,保險絲會自動斷電,避免引起火災釀成大禍,所以投資成功的第1步,就是嚴格執行停損。像他自己如果期貨趨勢看錯,虧損指數到達50~100點,一定停損。股票虧損5~7% 也立刻執行停損,幾乎想都不用想,「停損要像呼吸一樣自然。」林承諺強調。

當然投資要獲利,方法也很重要,例如技術線型、均線、成交量、景氣高低等條件,都是他做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林承諺認為,這些基本原理大家都懂,許多人卻因缺乏紀律,忽略投資心理,才會導致投資失利。

別人看財經書,喜歡學習大師的成功投資方法,年紀還小的他卻喜歡找失敗的原因。他說:「打工非常辛苦,錢得來不易,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因此投資前要先想到『不敗』,以保住錢財,所以特別專注失敗的原因,只要避開失敗的因素,就會賺錢。」林承諺讀了40、50本財經相關書籍,最喜歡的是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以及闡述傑出投機客傑西.李佛摩事蹟的《股票作手回憶錄》,因為這2位都曾經投資失利破產,最後又重新賺回財富成為富豪。他特別專注研究他們失敗的原因以及反敗為勝的心法。

投機≠風險 贏面高時下大注

從2位大師的經歷,林承諺學習到致富的秘訣──投機。像科斯托蘭尼認為可以迅速致富的方法,除了透過帶來財富的婚姻、透過幸運的商業點子外,投機也是方法之一;而被譽為史上最傳奇的投機大師李佛摩也強調:「要賺錢就要投機。」

林承諺承認自己是窮人,想翻身,「投機」似乎是迅速致富的敲門磚。不過,當時他不免心存疑慮;「投機不就是風險的代名詞,如何避免風險呢?」後來才漸漸體悟,投機並不等於風險。

原來林承諺曾經毛遂自薦到寶來期貨「實習」,學習期貨的操作技巧,當時帶領實習生的主管邱先生推薦他們玩德州撲克牌,從中學習投資方法與心理學。簡單來說,當你手中拿到好牌時,當然下的賭注要增加,因為贏的機會提高,獲利也跟著提高;反之,如果拿到爛牌,絕對不要「賭運氣」,因為嬴的機會變小,要降低賭注,來控制損失。此時林承諺才體會到:原來投機要在「贏的機會提高時」加大投機,那麼勝率就會提高,獲利也會跟著增加。

停損要像呼吸般自然 才能確保資產平安

雖然年紀輕輕就接觸期貨這類高投機領域,但林承諺並沒有迷失,國中畢業後輟學1年的他,決定繼續升學,選擇念夜校,這樣才可以繼續打工賺錢、研究股票與期貨,而在他休學及念夜校的這段期間,他也存下了人生第一小桶金——10萬元。

2007年,股市經過前一年的盤整,開始走多頭,林承諺投資聯電(2303)、正文(4906)等公司,獲利約20~25%,期貨也賺了不少,10萬元本金在短短幾個月就翻倍,賺到20萬元。

嚐到甜頭後,他認為期貨比較好賺,因此專注在期貨操作上。沒想到之後經歷了大賺又大賠的過程,讓他體悟到另一件比「投機才能賺大錢」更重要的事—— 「停損」。他回憶,有一次碰到一個利空,一周就賠了10萬元,這10萬元是他打工1年辛苦存下來的。沒想到投資期貨停損的動作慢了點,賺到的錢又快速吐回去,自此之後,所有的投資他都嚴格執行停損。

林承諺表示,停損機制就像是保險 絲,當電流超出負荷,保險絲會自動斷電,避免引起火災釀成大禍,所以投資成功的第1步,就是嚴格執行停損。像他自己如果期貨趨勢看錯,虧損指數到達50~100點,一定停損。股票虧損5~7% 也立刻執行停損,幾乎想都不用想,「停損要像呼吸一樣自然。」林承諺強調。

當然投資要獲利,方法也很重要,例如技術線型、均線、成交量、景氣高低等條件,都是他做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林承諺認為,這些基本原理大家都懂,許多人卻因缺乏紀律,忽略投資心理,才會導致投資失利。


CDP

在技術指標上,CDP(逆勢操作系統),是利用前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與最低價的資訊,
將其計算與分析,劃分當天大盤指數變動範圍為五個等級,做為當日短線進出的研判標準,
屬於極短線的技術指標。

公式:
H:最高價,L:最低價,O:開盤價,C:收盤價,Pt:波幅(即最高價減最低價)
(1) 首先求出昨日行情的CDP值:
  CDP = ( H + L + 2C ) / 4
(2) 再分別計算昨天行情得最高值(AH)、近高值(NH)、近低值(NL)及最低值(AL):
  AH = CDP + Pt(H-L)
  NH = 2CDP - L
  NL = 2CDP – H
  AL = CDP – Pt(H-L)

買賣研判原則:
(1) 當指數在近低值附近為買近時機,在近高值附近為賣出時機。
(2) 開盤價即在最高價或最低價附近,代表盤勢強勢十分明顯。當開盤價在最高值附近,投資人應追買;
當開盤價在最低值附近,投資人應追賣。



以CCI指標切入最佳買賣點?



  CCI(Commodity Channel lndex )由Donald Lambert所創,其超買線位置為100,超賣線位置為-100,適用於價格是否已超出常態分佈範圍,在超買、超賣類指標中較為特殊,其波動幅度在正無限大及負無限小之間,卻不須以0為中軸線。傳統超買、超賣運用法則,主張指標抵達超買線時賣出、抵達超賣線時買進,而所謂超買、超賣指標,《超買》即是超出買方的能力,買進的人數既已超過了一定比例。那麼,根據《反群眾心理》,此時應是反向賣出的時機;《超賣》則代表賣方已賣過頭,賣出的人數超過一定比例時,反而應是買進的時機。此為一般常態行情下,極被重視的反市場、反群眾心理論。行情若是超乎尋常的強勢,則超買、超賣指標會在瞬間失去方向,而趨勢不停地前進乃是來自群眾失去控制的瘋狂交易,對於價格的這種脫序行為,CCI指標提供了另類的思考。

  CCI順勢指標屬反向邏輯的操作思維為反超買、反超賣法,在指標向上穿越超買線時買進,在指標向下穿越超賣線時賣出,是捕捉趨勢盤或盤整盤的極佳指標,亦可做為簡易價格濾網。盤中可搭配KD做多空趨勢判斷,把它用在極短線當沖操作與KD指標配合更可補足KD的缺陷,短線的獲利能有75%以上的勝率,切入時機比較嚴謹,是為了要確保獲利,短線操作上,由CCI ﹤-100可知目前屬於超賣,如果量出,不論趨勢為何,會有小反彈,為買進時機;反之由CCI ﹥100可知目前屬於超買,如果量縮,不論趨勢為何,會有小回跌,為賣出時機。

CCI運用時機
☆極短線買進時機,須符合以下其一條件:
(1)CCI從-100下方,向上穿過-100,且K在D上方
(2)K從D下方,向上穿過D,且CCI ﹥-100
(3)把超賣線-100位置移至-185~-200,當CCI下跌至此區域時,是極佳的多頭買進機會。

☆極短線賣出時機,須符合以下其一條件:
(1)不管CCI為何,K從D上方向下穿過D
(2)不管KD為何,CCI從-100上方,向下穿過-100
(3)把超賣線位置100移至185~200,當CCI上漲至至此區域時,是極佳的多頭賣出機會。


寶塔線指標(TWR)

類型:趨勢型指標
判別難易度:簡易

源由:

寶塔線的發明人是誰,缺乏文字記載及考據,但西方的技術分析著作及技術分析軟體,幾乎完全較少提及與應用
只有在東方的技術分析著作及分析軟體中,偶爾可見寶塔線的簡單運用。估計寶塔線是由香港人或臺灣人草創的可能性為大。
90年代下半葉,中國大陸有兩個人,對寶塔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一個是常居長江以北的吳全慶,他最早提醒大家關注寶塔線多平頂翻綠和多平底翻紅在實戰中的多空轉向意義,並且指出5天均線作為寶塔線輔助工具的防震倉功能。
第二個就是常居長江以南的童牧野,指出了寶塔線的原理為“愛因斯坦電梯”,指出了金融機構之所以痛恨寶塔線的難言之隱,指出了寶塔線是個人投資者蠶食或鯨吞機構主力的靈活工具之一,並率先對寶塔線的非圖化表述(可以不必使用任何軟體,可以完全不用繪圖方法)及其在股市、匯市、期貨指數的實戰運用。

指標說明:

寶塔線是以紅黑的實體棒線來劃分,屬於研判漲跌趨勢的一種方式,劃線的方式如下:

當日收盤價較前 n 日每日的最高價都還高時-買進或多單續抱訊號(紅棒)
當日收盤價較前 n 日每日的最低價都還低時-賣出訊號或空單續抱(黑棒)

其中 n 值可訂3或4或5,視操作的長線與否而定

運用原則:

‧寶塔線翻紅,代表空方趨勢極有可能扭轉多方趨勢
‧寶塔線翻黑,代表多方趨勢極有可能扭轉空方趨勢
‧盤整格局時寶塔線的翻小紅,翻小黑,可依設定損失點或利潤點之大小而決定是否進出。
‧盤局或高檔時寶塔線長黑而下,應即獲利了結,將手中持股賣出;反之,翻紅而上,則是介入時機。
‧寶塔線分析若能再與K線,移動平均線等共同運用,效果更佳。
‧寶塔線翻黑下跌一段後,突然翻紅,須防範為假突破之現象,不可馬上搶進,須觀察3天。最好配合K線與成交量觀察再作決定。

寶塔線的優點:

股價行情漲跌的波段幅度愈大,使用寶塔線作為買賣進出工具,則獲利的機率將愈高。

寶塔線的缺點:

由於寶塔線無法買到最低點或賣到最高點,僅能買到次低點而賣到次高點的特性,顯示其買賣訊號的稍有落後,股性牛皮或適逢小區間整理走勢的個股,寶塔線的買賣訊號失誤率較高。

解決方案:

故使用寶塔線可配合其他指標或均線一起觀察。
結論:

從寶塔線的特性可以發現,這個指標適合波段走勢的個股,尤其喜愛波段操作的投資人,使用寶塔線可以避免短天期震盪時被洗出去。


SAR停損點轉向指標=簡單實用傻瓜指標
SAR停損點轉向指標 Parabolic SAR (Stop and Reverse)。拋物線型指標。

SAR停損點轉向指標,或稱為拋物線型指標,為一種設定停損點相當有效力的指標。其主要是

公式:
 SARt = SARt-1 + AF * ( EP - SARt-1)
其中AF為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EP為極值(extreme price)
反轉條件:SARt與當天價格發生交會,即下跌波段時SARt < Hight,上漲波段時SARt > Lowt,即為反轉訊號。此時,SAR0= EP。

1.一開始AF = 0.02,當一個新的極值出現時,AF每次便增加0.02,直到AF值為0.2為止便不再增加;若無新極值,則AF維持前一筆的值。
2.EP是指該上漲波段的最高價(Extreme High),或下跌波段的最低價(Extreme Low)。計算SARt時,以t-1以前的資料尋找EP,而不含t時的高低點。
3.起始值SAR0的設定,首先要先決定一開始是上漲波段或下跌波段,如果,是上漲波段,最高價作為SAR0;反之,如果是下跌波段,則取最低價作為SAR0。
而決定是上漲波段或下跌波段的方式,市場上常用的方式有數種,例如:以前n筆資料作為判斷,如n=2,則拿第二筆資料的最高價與第一筆最高價相比較,如果第二筆高於第一筆,則視為上漲波段,此時SAR0=Low0;若否,則視為下跌波段,此時SAR0=High0。
4.反轉時,以前波EP作為SAR的起始值。

應用
1.SAR假設一開始持有多或空部位,當持有多部位時,不論當天價格走勢如何,SAR指標每天都會不斷上揚,以追趕價格。因此當SAR追上價格時,表示該波段的行情結束了並且發生反轉,原持有部位應該在此時作停損操作。由於訊號明顯,是相當好用的停損點指標。
2.SAR的設計,是每天用與極值差距的某一比率(即AF值)來追趕目前價格。可以有效的掌握到波段行情。因此可以將反轉點視為買進或賣出訊號。
3.此指標不適合盤整時使用。
4.使用此指標仍可能虧損,但不會大賠。不過當遇到大波段行情時,則可以大賺一票。


期貨小技巧

做期貨做久了自然會有一些經驗法則,今天我就來狂人獻曝一下。

技巧1:逆價差是正常的,正價差就該準備放空了
期貨生來就是避險用的,基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做多股票,所以期貨理應做空才是正途,進一步說就是期貨的價格比現貨低(因為大家都去放空了)是正常的=>逆價差會常態出現。

反過來講,當市場出現一兩天正價差的時候(瞬間正價差不算),就是不正常的,市場已經過度樂觀=>該準備找點放空,最起碼也要先把股票和期貨多單賣掉。

技巧2:當逆價差超過百點,空單準備出場
逆價差是正常,不過凡事過猶不及,超過百點的逆價差就太over了,我的經驗是當逆價差超過百點,而現貨竟然沒有繼續破底,期貨就會迅速收斂逆價差,直線上漲軋空單,所以奉勸大家在遇到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不要去追殺,反而應該找點位補空,不然很有可能被軋到死。

技巧3:最後一根30分K棒走勢和隔天開盤呈現正相關
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是把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台股期指有股神秘力量,甚至常常發達預測美股走勢,我發現隔天開盤會和最後一根30分K棒同方向,同黑同紅的機率頗高,大家可以去檢查看看。

技巧4:現貨收盤後,期貨還往同一方向續漲或續跌,通常都是過度反應
這常常發生在大漲大跌盤,當現貨大跌已經收盤,期貨還繼續跌個沒完,通常都是殺多單停損,配合技巧2大幅逆價差的情況,沒特別意外隔天都是開高盤的機率較大。例如2006/6/8、2007/3/5、2007/8/17、2008/1/23都是這樣。大漲完全相反,例子就麻煩大家自己去找。
此文章出處與作者(楚狂人)

雖然說是小技巧,但卻真的很有用,會幫大家有效地少賠+多賺,楚狂人果然是無私又有正義感的好人。


最後一根30分K棒走勢和隔天開盤呈現正相關
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是把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台股期指有股神秘力量,甚至常常發達預測美股走勢,我發現隔天開盤會和最後一根30分K棒同方向,同黑同紅的機率頗高

呵~這也我常用的方法,準確率至少七成,不過要搭配rsv指標是否在高檔或者低檔來看,另外,再加上是否出現背離來判斷.加油啊.

60分鐘圖表的短線波段戰術
如果投資者進行短線甚至超短線交易時,就不得不關注60分鐘,30分鐘,15分鐘的技術形態了,其中尤以60分鐘圖表兼具穩定性及迅捷性於一身,是承前啟後的短線技術圖表,以下是運用60分鐘圖表操作短線的一些經驗:

  1、價從階段高位向下,經一輪完整的子浪調整,MACD出現底背離。K組合出現標誌性K線.此時應觀察EXPMA指標狀態,通常將該指標快速線時間參數設定為12,慢速線時間參數設定為50。該指標屬趨向類指標,從指標上直觀可看出股價、快速線和慢速線之間的相互運動關係,其使用方法與均線系統的使用方法類似,該指標在多頭市場中成功率較高,可達85%以上,而在空頭市場中應用此指標須注意防止多頭陷阱,因其反應速度較慢,成功率約為65%。該指標用於中短線選股選時介入,具較高的參考價值。在60分鐘圖表中將修正KDJ指標的頻繁波動,當股價從10小時線下向上時,在10小時線價位主動發起第一波攻擊.股價上穿10小時線之後(l浪完成),此時KDJ將金叉但並非較佳的接入點,主力會展開短暫的回調震倉,只要股價不再下破10小時線,EXPMA指標多頭向上,盤中就是加倉機會,即使主力凶悍的震倉會向下擊穿10小時線,但MACD仍然向上或回調不死叉(2浪),只要股價迅速向上再次帶量突破10小時線時,應集中全部資金髮起總攻圍剿莊家,展開滿倉作戰。

  2、股價上穿l0線後,升勢會快速展開,10小時線向上的角度越陡,股價上漲的力度越強,MACD的紅柱出現高位峰(3浪),倉位較大獲利豐厚的資金,可在MACD的紅柱縮短,並伴隨KDJ出現高位死叉時,部份離場進行戰術撤退,不參與調整。(點擊此處挖掘更多股市機會!)

  3、股價在10小時線上方不遠處向下靠近10小時線,此時不管是平台整理,還是單邊下跌,只要MACD沒有出現頂背離(4浪,注意2浪和4浪的時間,形態的互換),就要在10小時線上檔價位,用前期離場資金迎頭圍殲.最後的升勢會在出現急速放量(莊家對敲吸引跟風盤)的上標誌性K線,或長上影線,或長陰線,股價上漲而MACD的峰位比前峰低(頂背離)時結束,EXPMA指標出現死叉,從而完成5浪.此時此刻,如果K線組合出現第二根K線的最高價,低於前一根K線的最高價,MACD的紅柱第一次縮短,立刻在第一時間內向買三或更低價派單,清倉離場,撤出戰鬥。切記!千萬不要掛單在賣盤等,否則,利潤會迅速下降。

  4、股價在高位第一次向下跌破10小時線時,絕對不能買入該股票,否則,套你到地老天荒.下跌是緩慢的,時間是冗長的,如果你買了或持有它,此刻的心情就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5、休整之後再去開闢新的戰場,市場每天都有機會,只要你不抱僥倖心理,憑實戰技術的功底,就能準確把握每一次機會。


K線量的操盤口訣(台指分線適用)  



--------------------------------------------------------------------------------
●線的重點
◎過線K低點(多方防守點)
◎破線K高點(空方防守點)
◎多空水平點(始過水平收盤價、始破水平收盤價)(判斷是否續強或續弱)
◎大量K高點(大量高不敢過要賣出)
◎漲底跌頭尖(漲勢通常一底比一底高、跌勢通常一頭比一頭低)(判斷慣性是否被打破)
◎尖點順向決(一假二真)(再次突破上尖點、再次跌破下尖點)(現象出現猶如突破或跌破頸線)
●量的法則
◎小量過大量高(買進)
◎大量高不敢過(賣出)
◎小量破大量低(賣出)
◎量沒出補量過(買進)(大量->洗盤->補量漲)
◎量沒出補量破(賣出)(大量->洗盤->補量跌)


鎖定3種股票,每年參與除權除息
「除權除息不一定穩賺。」比起開心、愉悅的談論投資新股,蘇松泙在聊到除權除息股投資時,語氣開始謹慎起來。


「參加除權除息,不但可能『貼權』,還會『貼息』,一定要精挑細選,不能像新股一樣每檔都參加,會自討苦吃。」蘇松泙說。


因此,儘管每年不論大盤好壞,蘇松泙一定參加除權除息行情,但他會從上千家除權除息公司中,只挑出100多檔參與,參與率減至1/10,所以很少失手。


例如,今年最得意的戰績,就是搶進高價股洋華,單是參與除息,短短兩個交易日賺進7萬元,投資報酬率近5%。


論投資股市資金報酬率,蘇松泙說,除權除息不是投入資金最多、賺最多的一塊,但是參與除權除息行情,可以測試市場水溫,而且因為經過研究才投入,再爛的行情都能賺錢。更何況,報酬率就算比較低,「每檔只要能賺1,000元,100多檔至少也能賺10幾萬元。」積小勝為大勝的操作風格,再次展現。


整體看,每年除權除息行情,蘇松泙必定鎖定大型股、權值股、強勢股等3大族群操作,每檔股票獲利從4%至30%不等,是每年財富穩健增值的利器。


出手前,他一定遵循以下3個選股原則,在除權除息行情啟動前就做好準備。


原則1》觀察除權除息前一週股價


市場上,一般討論除權息行情,都會參考現金股息殖利率、法人進出張數等,但蘇松泙說自己學歷低,不懂也沒興趣搞懂,他只關心股價,因為「股價會告訴你強勢股在哪裡」。


康和證券自營部總監廖繼弘同意,股價表現綜合了市場資金力量、公司基本面、未來成長空間、獲利預期等,基本面強的公司,股價不會遭埋沒,就算暫時受委屈,未來市場也會還其公道。蘇松泙觀察,很多個股在除權除息前一週,股價會開始有反應,這段時間漲勢強勁的個股,都可以注意。


原則2》挑選老闆正派的公司


再來,就是要挑選正派經營、老闆不喜歡「安排」股價的公司。在蘇松泙眼中,老闆正派經營的公司,不會亂投資,長期獲利才能維持一定水準,配股配息都不錯,不會讓股東吃虧,就算除權除息時遇上股市大行情不好,行情失靈,出現貼權、貼息,一段時間後,填權、填息的機會很高。


哪些老闆符合上述條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已去世的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都屬於正派企業家。因為這些公司認真替股東謀福利,他每年都參與他們除權除息,不必花太多力氣操作,就能賺錢。


原則3》挑可扣抵稅率高的公司


此外,蘇松泙也會參考可扣抵稅率。由於自己適用的綜合所得稅稅率為21%,買進的股票可扣抵稅率愈高,可享有的節稅空間愈大,只要是可扣抵稅率高於21%的強勢股、大型股、權值股,他一定會參加除權除息。


但是,如果股價與可扣抵稅率無法兼顧,例如電子類股因受到政府政策優惠較多,可抵扣稅率通常比傳產類股低,那麼還是以賺股價、股息為優先考量。光選對股票,尚無法保證獲利,還得搭配適當的操作策略,才能賺到除權息行情的錢。以下是他最常運用的3種操作策略:


策略1:第一家除權除息公司一定要參與,掌握市場水溫


◎若除權除息行情一開始就很旺,表示今年股市行情有表現,他會提高參與部位,積極參與。


◎若除權除息行情不佳,意味著股市大環境不好,會降低參與部位,減少風險。


策略2:依看好度決定個股進場時點


◎極為看好個股:除權除息前一週分批買進。但他極為看好的股票通常很少,而且如果股價漲幅高於除權除息利益,會先賣掉,不參加除權除息。例如,創意(3443)今年配發3.43元股息,除息日在7月13日,蘇松泙在7月6日以162元買進,沒想到7月7日創意股價就上漲至171元,一張股票大賺9元,遠高於3.43元股息。為避免賺了利息卻賠掉股價,蘇松泙會先落袋為安,在7日就獲利出場。


◎一般個股:通常在除權除息日前一天,股價上漲時買進,下跌則不考慮。這種情況最多。


策略3:依股價表現決定出場時點


至於可扣抵稅額高的個股,蘇松泙通常在除權除息當天出場,「這種股票大家都喜歡,除權息後一定跌!」除非除權除息後連續漲停,才會多留幾天。


平心而論,蘇松泙的操作原理並不艱深,但是他深知自己是散戶,必須更認真準備,才能打贏每年的除權除息大戰。他能,相信同為散戶的你我,一定也能。


期貨操盤紀律與看盤技巧

1.        想清楚進入期貨的目的及心態。 如果想一夕致富的話,最好還是離開期市吧
2.        在開始學技術分析前,應該先理其心。 讓心靜下來,觀察指數脈動,有感覺了,才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技術指標。
3.        沒把握的盤切忌出手,出手後就離場,不要管指數漲跌,那只會讓你的情緒干擾你的理智。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下手後就想立即獲利,無法忍受盤勢的震盪,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市場,檢視自己對盤勢的看法是否仍有盲點。 另外,減少出手次數,盡量控制每日出手不超過兩次,多花時間觀察盤勢變化,而不是觀察自己獲利與否。要知道,想靠當沖獲利的所謂沖浪高手,最後都是被波浪所淹沒! 可以畫線給大盤走,但是不要以為盤勢一定會照自己的規劃走。
4.        不要想買最低賣最高,那是神作的事﹔操作的重點就在︰快、狠、準。學習等待,不到最佳出手點決不輕言出手。出手後,決大部分人看的是賺多少,我只看盤勢是否如預期。只要不如預期,第一動作就是砍單!另外要隨時修訂本身的操作策略,在股市,不二過是能讓自己保持常勝的關鍵!
5.        10個投顧9個輸。盡量不要聽從投顧老輸的操作。他如果像電視上講的那麼厲害,幹麻不關起門來自己賺,還要辛辛苦苦的每天上節目講得天亂墜。 當然他們多數也都有一兩把刷子,可以學起來後,在整理過濾出自己的一套~實戰寶典~這些通常不是書籍上看得到的。
6.        在9:15前不要動作,先看清主力的企圖在說。研判今日的趨勢再下手,雖然不能獲得最大利潤,卻可保身。
7.        下單同時要立即設停損價,以不超過30點為限。同時每日更新停利價,以確保獲利不致回吐,停損後要檢討為何作錯單,自己的操作上哪裡有盲點,如何避掉這個盲點? 不懂就問。有些問題只靠自己想一輩子都不見得找的到答案。
8.        以十日均線當進出參考。十日線上不作空,十日線下不作多,至少可以避掉致命的風險,這種風險的發生,通常在於執著於對盤勢的判斷。 盤是活的,當然腦筋也要跟著轉。隨機應變是期貨勝手必備的條件之一。
9.        先從江波圖看起,看的懂後在學其他的技術理論。
10.        江波圖的看盤技巧︰量價關係,平盤上下的震盪。
11.        趨勢—型態—量能是觀察的三要件。趨勢行進中會依所謂的上升或下降軌道行進,跌破了軌道區間則改觀察型態(中繼,反轉)。 最後則是量能。這三者就是對應到長線—中線—短線的看法。
12.        K線理論複雜但準確度低。原因在作手容易作線。通常週K線才是比較可靠的指標,但是反映也比較遲緩。
13.        趨勢的判斷有兩種方式,趨勢線是一種比較精確但稍複雜的方式,另一種就是5日線(週線)。
14.        何時為趨勢盤,何時為盤整盤?? 如果短中期均線糾結,通常一經發動都是一波漲跌勢。一個趨勢盤在破5日線後3日仍不能恢復原趨勢則為盤整。盤整日多寡則看該趨勢發生時間的長短而定。例如走多頭的行情如果不能持續創新高,則表示行情進入整理。上漲的時間越久則通常整理時間就越久。(主力介入的小型股例外) 另外在一段漲勢或跌勢後容易出現突破上升或下降趨勢線,此時就應該先行出場,因為趨勢已經改變了。
15.        盤整期間不論有無創新高低,只要看原趨勢是否改變即可,趨勢不變則呈現的只是不同的整理型態。
16.        最後講量能,在江波圖上首先要觀察的就是開盤位置及其後與平盤交叉的狀況,通常在9:30前穿過平盤,在10點前又穿過一次,則本日必是盤整盤。 坊間流傳的所謂開盤八法,那是被八的觀察法,有人說有7成準,在我的標準就是不及格。另外江波圖呈現的是下跌波或上漲波。 當然要算就必須高點與前高比,低點與前低比。走3波跌是弱勢,5波跌甚至7波跌是超弱勢,在多頭市場見五波殺盤是異常,在空頭市場見五波拉抬也是異常,都是盤勢即將反轉的徵兆。這一部份李鍾祥的書籍內有很多不錯的觀念可供參考。
17.        轉折︰所謂的轉折,指的是沿原趨勢上漲之轉折或是趨勢扭轉之轉折,俗稱之變盤是也。這一部份太複雜,除了盤中出現的所謂多頭或空頭的敗筆外,均線糾結也是一種觀察法,而另一種是所謂的時間波。本條所討論者,是時間波的轉折。尤其是搭配均線使用,有很高的準確度。判別方法為︰將RSI或KD之高低點來劃出一個壓力線或支撐線,如果可以在50位置得到交叉,則那個位置就是變盤點。而使用上,在日線上畫出來的變盤力量會比時線上畫出來的強,而時線(或15MIN線)比日線更能精確預測變盤點。
18.        至於江波圖的量觀察,要特別注意的是”異常”量,這種定義是就今日江波圖比較,通常出現在波谷或波峰。由於台股過去有一段時間走盤整,因此通常大量容易見高,尤其是盤了一段時間出現的大量都不是正常的。此種量能通常不是出貨量就是止跌量!
19.        跳空︰對於反轉型態,如果出現的是開盤的跳空上(破)5日線且回測有守,則更應特別小心,因為這是強勢多頭或空頭的表現,此時應先拔檔觀望,但仍不須立即進場反向操作。因為V型反轉型態的出現,期前提在於瞬間的超跌。 否則一般都會出現第二隻腳(或頭)。
20.        將自己的操盤經驗紀錄,以後或許可以用程式來解決花時間看盤的麻煩!
21.        技術面外,經常性的閱讀國內外財經即時新聞以及對台幣匯率,油價等基本面的關注,是能夠掌握漲跌的重要因素。報紙上的新聞不是事後諸葛就是為人作嫁,參考價值不大。
22.        掌握指標股: 一些權值股的表現,通常也被拿來用作見頭見底的參考,他們都有領先大盤的特性,尤其是電子和金融的大型股。傳產部分只要看龍頭股就好了,也可以不看,那不會是影響指數及盤勢的關鍵力量!
23.        學習技術指標的另外一點,就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才能達到活學活用的目標。還是那句老話,市場是活的,要懂得隨機應變。在任何時候,沒有指標是和過去完全一樣的,但是觀察其相對位置,也能發現一些雷同之處。 如果判斷錯誤,也要學習見風轉舵,立刻修正看法。
24.        最後就是多參考家族裡面的一些資料,裡面或許找的到你要的寶藏!畢竟要在吃人市場獲利,自己可得要下苦工! 同時,期貨是零合遊戲,更要有佈施的精神,因為你賺的就是別人賠的! 要累積自己的福報,才更容易在這市場獲利! 另外,在股市真正能獲利的只有少數的贏家,如何讓自己成為贏家,最重要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
25.        型態 (波浪) 決定空間,角度決定時間,而空間A*時間B=時間C*空間D=常數均



?市場交易者情緒的烙痕-壓力與支撐?



  價格走勢的高點或低點之所以會形成壓力/支撐,因為這是交易群眾曾經失之交臂或食髓知味的價位,這些價位是市場交易者情緒的烙痕,當市場再次給他們機會時,大多數人自然不會放過。因此,漲勢經常在近似的價位折返,跌勢經常在近似的價位反彈。

  走勢圖中高點和低點形成的壓力和支撐,決定了價格是否會脫離原來的整理型態或軌道,無疑是技術分析中最明確的依據。以「技術分析的方法需要相對單純並遵守最根本的原理」這個觀點而言,走勢圖中高點和低點都是最原始的成交價,不但顯而易見,相對於大多數指標都是加工過的次級指標,當然更單純、更基本。

☆評估支撐或壓力的強度

  「價格會不會衝出交易區間」決定於:交易區間上限形成的壓力和下限形成的支撐是否夠強大。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條件下,這些壓力和支撐的強度取決於下列因素。

1. 支撐區與壓力區的成交量越大,支撐或壓力的強度就越強。例如,壓力區出現越密集的交易,成交的天數越多,夾帶的成交量越大,表示匯聚的痛苦或懊悔越強烈,壓力強度也越強。

2. 交易區間的價格波動越寬,所構築的壓力或支撐越大。波動幅度越大,當價格從底部反彈走到箱型整理上限的反壓時,因為漲幅已大,所以獲利了結的賣壓也越大。

3. 交易區間涵蓋的期間越長或折返的次數越多,支撐區和套牢區的成交量越大,支撐和壓力也越強。比如說,碰到交易區間上限而折返的次數越多,前幾波的套牢量尚未化解,又增加了新套牢反壓,反壓自然越來越大。而且,當多空雙方在交易區間內磨得太久,原本想要賣更高價或買更低價的人,慢慢相信這些壓力和支撐的威力,或因為等的不耐煩了,因此願意降價賣在交易區間裡面或加價賣在交易區間裡面。

☆支撐或壓力被突破以後,支撐和壓力的角色經常互換

  壓力區被突破後,原先的苦主終於可以解套,但突破之後如果股價揚長而去,在壓力區賣股的人、未能上車的空手者、想要加碼的多頭以及想要回補的空頭,將在原先的壓力區集結,守候股價的拉回,原先的壓力反而變成支撐。突破後經過的時間太久,隨著當時參與者陸續出場或記憶的遺忘、支撐或壓力的強度將越來越弱。

☆真突破VS.假突破

  假突破是交易者的天敵,該如何確立交易區間的突破是真突破還是假突破呢?其實技術分析類似於拼圖遊戲,要先看全面的圖像,然後細部分解,除了把成交量、型態、趨勢線、指標…等因子和支撐/壓力湊在一起考量,並且先研判大盤的多空趨勢。經由整體的評估,可以歸納出七個判斷價格真突破或假突破的原則。

1. 華爾街名言道:「股價上漲需要仰賴買賣力道的推動,但可以因為本身的重量而下跌。」所以,任何型態的向上突破,通常需要大成交量的確認,但向下突破時則不需要。

2. 有效的突破,不管向上或向下,其技術指標會顯示相同方向的新高或是新低,如果價格和技術指標之間出現背離,例如價格創新高,隨機指標卻沒有隨著創新高,則往往是假突破。

3. 當中線呈現漲勢時,股價短線向上是有效突破的機會較大。

4. 大盤趨勢往上時,個股向上有效突破的機會較大。

5. 越早領先大盤創同期新高的個股,有效突破的機會較大。

6. 個股向上突破的氣勢越強勁,有效突破的機會越大。例如,一開盤就跳空突破反壓,或突破反壓時指標剛轉強、剛站上超買基準線或角度變陡。

7. 上漲了三個波段後的創新高,應提高警覺。


☆價格突破交易區間前的整理型態與突破後的技術結構

  在研判能否有效突破的前後,要同時考慮到突破後上檔空間有多少的問題。當價格有效突破交易區間後,可能走上升角度不一的明確漲勢,也可能進入另一個震盪幅度大小不一的交易區間。這很難預知,詩人Flavius Philostratus說過:「神看未來的事情,一般人看現在的事情,但是聰明人看即將發生的事情。」不管是看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要預測長期趨勢很難,而真正投資決策的核心在短中線的預測。我們可以從價格突破交易區間前的型態和突破後的技術結構,比較出上下檔空間的廣幅。

1. 價格突破交易區間前的整理型態:既然交易區間內壓力區成交量越大,價格波動越大、涵蓋的期間越長或價格折返的次數越多,區間上限的反壓就越大,就「價格永遠向前展望」的角度而言,不突破則已,一旦突破,漲昇幅度往往較大。

2. 價格突破後的技術結構:線型上主要反壓包括前波高點(或低點)、中期或長期下降趨勢線、中期或長期均線、連接兩個高點的軌道線等,必須就整體技術結構,判定在短期內價格能不能突破這些反壓?基本上剛向上突破交易區間的價格,若目前價位距重量級反壓越遠、距反壓之間的累計成交量越小,漲聲空間通常較大,漲速也會較快;反之跌破支撐亦然。

  在交易區間內失之交臂的價位常會重新再來,而且價格起伏有限,投資人操作得失引發的情緒波動不會太劇烈。一旦價格突破交易區間,走勢大起大落,投資人將陷入強烈的情緒起伏。

  如果價格處於上升角度較陡的明確漲勢中,我們可以「買高、賣更高」,但價格處於上升角度機近水平的明確漲勢中,追高常會小套;而當價格處於交易區間,我們卻不能追高,必須「買低賣高」。所以「區間」的作用就是幫我們界定到底要「高出」還是「追高」?到底要「低接」還是要「殺低」?

  會追高是因為看好後市還有高價,而殺低是因為認為後市還有更低價,指標要如何應用,要隨時打圖來印證,追高和殺低要運用得當,不只需要方法,更需要熟練。就像一位美式足球明星說:「剛進入聯盟,拿到球時,對方的球員撲過來,我驚慌失措;三年後,當對方球員以同樣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撲過來,但在我看來,一切就像是慢動作重播而已。」同樣的,唯有不斷的操練,才能駕輕就熟。



期貨短線高手談如何做當日短線
現根據短線高手M老師的技術講課內容整理成文如下:
  “我們也許會看不懂明天的行情會怎麼走,更看不出一周的行情會怎麼走,但我們每一個人(大多數的人和許多的股民)卻都能看出眼前的這幾分鐘的行情會怎麼走!這就足夠能讓我們賺到很多的錢了!即使是看盤水準很一般的你,要成為短線高手並不難!”

  一、主動性原則。

  用自己的“主動”進出,把期貨交易的風險(贏虧)控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實現了期貨贏虧由“自己說了算”!

  二、微分化原則。

  把贏利、虧損和持倉的時間都“微分化”(特別是虧損),都控制在價差的幾元錢之內。持倉時間最長的,就幾分鐘;最短的 ,就2--3秒鐘。果斷進出,決不以任何理由長時間拖延持有虧損的單子。例如,指數價從6430漲到6440,僅跳動10個價位(也就是漲了2000元,這相當於股票漲了2元),超過交易手續費,你就要準備平倉。

  三、獨立性原則。

  這一筆交易,它只是這一筆的,無論它是虧是贏,都與下一筆的交易毫不相關。你不能因為上一筆交易的盈虧或進出價格的高低,而影響到下一筆交易的果斷進出。

  四、客觀性原則。

  做當日短線,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頭腦中事先就“主觀”地認定了當日行情是漲(或是跌)。主觀地認定今天只能做多或只能做空,這是短線炒手不能有的錯誤思維。

  正確的做法是:不管基本面如何、消息面如何、主力是如何、價格是太高是太低、持單是贏是虧、技術指標是否背離等等,對這些都要統統不與理睬!你只能一心一意客觀地“緊緊地跟隨”當時盤面(眼前的)價格波動情況”做單。

  五、贏虧相當原則。

  “贏虧相當”是指,由於我們是“微分化交易”,因此我們每一筆交易的賺和賠的金額大體都會是相等的。我們之所以能賺錢,是靠“概率”來取勝的。假定我們的每一筆賺錢和每一筆賠錢是一樣多,而我們當天共交易了100次,其中有70次是賺的,30次是賠的,那麼我們的這一天就是賺了。每天只算總帳的盈虧。當然你最好能力爭把每一筆交易的虧損數控制在上一筆交易的贏利數之內就更好了。換一句話說就是,假如你上一筆交易賺了20元,那麼你這一筆的交易最大虧損額就只能是20元,還沒有虧到20元,你就應該提前止損了。

  六、停止交易原則。

  也可能你今天一上來就交易的很不順手,老是虧,連著幾筆都是虧。那麼當你虧到某個數時,一到這個數,你就堅決平倉關機走人,立即停止今天的任何交易。這個原則就可以幫助你絕對不會出現一天中連續的大賠。

  七、虧損時不加倉不加量原則。

  許多人在持有了虧損單的時候,不是採取立即“主動”退出的原則,而是用資金去“死扛”,並且還不斷的加碼。這是最愚蠢的做法!最後大賠或暴倉的大都是這些人!

  八、單量相對穩定原則。

  無論你的資金有多大,只做一個固定的手數。不要因交易順手情況好就多做幾手,看情況差就少做幾手。

  九、不持倉過夜的原則。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也無論是否盈虧,每天一到收盤前,你都要一律“全部平倉”,無論賺賠,明天再說。這樣你就可以把期貨的隔夜大風險全都避開掉!你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把輸贏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十、第一時間原則。【BINGO 投資經驗薈萃】

  只在價格轉向的第一時間入市。沒有踏準節拍的、過了第一時間的就不追了。要耐心等待第二個轉向點的機會。

  十一、258法則。

  當價格的個位數逢2、逢5、逢8,十位數的逢2、逢5、逢8,百位數的逢2、逢5、逢8,都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主力做多做空的分界點。258法則的具體使用方法是:

  1、預測上漲或下跌的目標價。2、決定具體的買進賣出或止損的點.

  以上11項原則你都執行好了,你就能穩定的賺錢了。當你做的不好的時候很可能就是違背了這11項原則。你對照這11項檢討一下,看看是違背了那一條。




技術分析



廣義包含主控/k線/指標/籌碼/量能..常用的有KD/MACD/RSI/威廉/布林...
以點位計算又有三關五關價/峰谷/波浪/N字/翹翹板/..
以趨勢又分短/中/長線
其他還要評估國際/局勢/主力及散戶心態


再配合個人短中長線習慣下單
無法以篇概全

就算所有方法全部都學完..最後下單也是"賭"而已
能10賭7勝已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若只用單一分析下單=勝率了不起5成=博杯算了

技術分析
也常被主力作為反向坑殺的工具
有時短線追逐有用..遇趨勢盤也鼠定
有時趨勢對..短線又被巴好玩的
所以常聽見"專殺技術派的盤"
無論如何
玩期貨=技術一定一定要學
但..要有自己的判斷..更要能洞燭機先
早人一步看到方向
而非人云亦云=變成最後一根稻草


不要不信技術分析..難在個人到底懂多少
多一項工具=多一分勝率
畢竟這市場只有5%的存活率=其他95%都屍骨無存







以上內容為網路轉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e clouds 的頭像
    Are clouds

    Are clouds

    Are clou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